小时候
我们都有一个武侠梦
一袭白衣,坐在琴前
抚一曲离殇
看刀剑如梦
中国武侠是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的英雄气概
是银鞍白马、飒沓流星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贤者品格
是事了拂衣、深藏功名
喜乐悲愁皆归尘土的达观智慧
是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
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深沉情怀
1955年,金庸在《新晚报》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作品一炮而红。此书成功之后,金庸又在短短几年内创作了《碧血剑》《雪山飞狐》和《射雕英雄传》等作品,一时间风靡全港。十余年间,他写下15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深受世界各地华人喜爱,被喻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其作品承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糅合历史与文化,蕴含着诗词歌赋、阴阳八卦、药石病理、天文地理等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大量传统文化。因此,读金庸小说,其实是在读中国传统文化。
金庸小说中的人名,同样引用了许多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典故,不管是《诗经》《楚辞》,还是《庄子》《论语》,信手拈来,点化成趣。今天,就和小艺一起来看看金庸小说中那些极具中华韵味的人名吧!
周芷若
【人物介绍】
《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峨嵋派弟子、峨嵋派第四代掌门人。出尘如仙,武学天资卓绝,是金庸笔下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女性角色。
【出处】
——芷若,出自《列子·周穆王》“粉白黛黑,佩玉环,杂芷若以满之。”《汉书》里也有“衡兰芷若”,最贴切的出处还是宋代贺铸《南乡子》:“无限鲜飙吹芷若,汀洲。生羡鸳鸯得自由。”
白芷和杜若,都是香草名字。“白芷”,许慎《说文》云:“晋谓之,齐谓之,楚谓之蓠,又谓之药。生于下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为咏,而本草有芬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杜若”,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芷若”用于女子之名,寓示此女为香草美人。又感“芷若”于文人骚客笔下,似乎多有忧郁、悲伤或颓败的含义,暗合了周芷若的性格。
程灵素
【人物介绍】
《飞狐外传》中的人物,医学名宿“毒手药王”无嗔大师关门弟子。程灵素继承了毒手药王的遗作《药王神篇》,成功培育至毒七心海棠,机智聪敏,料事如神。
【出处】
——《灵枢》的灵,《素问》的素,出自古医药典籍《黄帝内经》,同时也把人物的气质呼之欲出——素净,灵气逼人。她不仅是杏林妙手,更是用毒专家,是金庸小说里最好的医生。
对医学领域一知半解的人,第一次听这名字应该同胡斐反应相似,不知道《灵枢》和《素问》到底是什么,只觉得这名字清丽雅致。“素”为其外表,朴素而干净;“灵”为其内在,眼神明净、妩媚、灵动,更兼其心至善至灵。此“灵素”之名,正是自然天成(程)。
木婉清
【人物介绍】
《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与情妇“修罗刀”秦红棉之女。因屡次得段誉相助,渐渐地被感动;又因在危急时刻被段誉看到绝美容颜,所以与段誉定下白首之约。
【出处】
——《诗经·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书中写木婉清的面容“新月清晖,花树堆雪”,扮男装时英气勃勃,神情既颇儒雅,容貌又极俊美。当真是人如其名,“水木清华,婉兮清扬”。
穆念慈
【人物介绍】
《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穆念慈容貌姣好,楚楚可怜,身世不幸,幼年父母死于瘟疫,遇到落难的杨康之父杨铁心而被收为义女,更名穆念慈。与杨康育有一子,即后来的神雕侠杨过。
【出处】
——取自《尚书·大禹谟》“帝念,念慈在慈。”古时称父亲为家严,母亲为家慈。念慈者,怀念母亲也。《射雕》全书都没有写念慈的父母是谁,自被杨铁心收养后,她总算得了父爱,也加深了对母亲的想念。
风清扬
【人物介绍】
《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属于华山派剑宗。熟习“独孤九剑”武功盖世,剑术通神,一直隐居华山后洞。
【出处】
——取自《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仙风道骨,不慕荣利的气质呼之欲出,很符合剑圣的气质。
李沅芷
【人物介绍】
《书剑恩仇录》中的人物。李沅芷娇媚秀美,喜欢女扮男装,性格精灵古怪,聪慧活泼,敢爱敢恨,是金庸笔下的第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妖女形象。
【出处】
——出自屈原所作《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楚人写湘夫人,总包含炽烈的情感表达,李沅芷也是如此,她对爱情的态度,从一而终,炽烈勇敢。
李沅芷是李可秀在湘西做参将任内所生,沅芷,既有文化意蕴,又有地名纪念之意,还符合大家闺秀身份。此外,李沅芷对余鱼同痴心一片,即使在余鱼同毁容之后,亦生死不弃,也留下“情深意真,岂在丑俊,千山万水,苦随君行”的感人语句,颇有“思公子兮未敢言”的情状。
王语嫣
【人物介绍】
《天龙八部》中的女主角之一,段正淳与情妇李青萝之女,无崖子与李秋水的外孙女。外貌和段誉朝思暮想的石洞仙子相似。自小与母亲生长在曼陀山庄内寸步未离,与表哥慕容复为青梅竹马,为他熟读各派武学秘笈,能看出各家武功招式,是一位武学理论家,却不谙武功。
【出处】
——出自《诗经》中的《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语嫣”二字,分别代表了她的才能和容貌。
夏雪宜
【人物介绍】
《碧血剑》的隐形主角,名号“金蛇郎君”。蛇,代表恶毒,指夏雪宜邪的一面;郎君,代表翩翩君子,指夏雪宜正的一面。这样一来,绰号跟人物一样,就成了亦正亦邪的共同体。
【出处】
——取自《礼记·曲礼篇(上)》“凡为人之礼,冬温而夏青,昏定而晨时。”夏季炎热,雪只下于寒冬,“夏”与“雪”本不“宜”,但安排两种词意截然相反的词语,放在一起,蕴含着其正邪参半的角色。在温家堡人眼里十恶不赦残酷冷血,令人谈之色变的危险的人物,在温仪眼中却是那样的善良和温柔。
而他们一家人的名字,也是极为有趣的。夏雪宜爱上的女人是“温仪”,而他的女儿取名为“温青青”,《庄子?德充符》:“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作为温仪和夏雪宜的女儿,身上同样兼有“温”“凊”(或谓“夏”“雪”)两种矛盾的性格,似乎也为小说中其时而刁蛮时而哀苦的性情作了很好的诠释。
苗若兰
【人物介绍】
《雪山飞狐》女主角,是金庸小说里少见的大家闺秀。她处事不惊、遇事不慌、天真善良、端庄大气,长大后更对胡斐一见倾心,抚琴饮酒与之对诗,并与胡斐定下白首之约。
【出处】
——《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她是金面佛苗人凤和南兰之女,名字蕴含了对母亲的深情。而苗若兰其人,容貌秀丽之极,声音娇柔无伦,气质正贴“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黄锺公
【人物介绍】
《笑傲江湖》中的人物,为日月神教之下属,与丹青生、秃笔翁、黑白子合称“江南四友”。嗜好“琴棋书画”首位琴,与其余江南三友隐居于杭州梅庄。曾拘禁前任教主任我行于梅庄地牢中,而后不愿重新归顺于任我行掌控下,自杀身亡。
【出处】
——屈原《楚辞·卜居》写:“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这是屈原身处浊世中的沉重呐喊:明明轻薄如蝉翼却被认作是重若千钧,而真正的千钧之重却反被言轻;黄钟大吕被弃之如敝履,瓦釜陶罐却响如雷鸣;谗佞小人嚣张跋扈,贤明之士却默默无闻......
黄钟公、黑白子、秃笔翁以及丹青生,他们像是比较阴郁的笑傲江湖世界里的一股清流,在随时可见的纷争和无处不在的仇杀里,他们追求自己个性舒展,厌倦争斗,甚至是看破世情,恰与屈夫子的心境相得益彰。
曲非烟
【人物介绍】
《笑傲江湖曲》创造者魔教长老曲洋的孙女,小名非非。曲长老孑然一身,与小孙女相依为命,琴剑飘零。最后被嵩山派掌门左冷禅四师弟费彬杀死。
【出处】
——纳兰容若《江城子·咏史》“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名为“非烟”,身世真如一缕烟雾,在笑傲江湖中,她只不过是一个配角罢了,死亡就意味着谢幕,结局,与她无关。她就像一颗流星,在江湖的上空陨落,留下的,只是读者似烟非烟的惆怅。
何为道义,何谓江湖
何为儿女,何为情浓
何为虚梦,何为宿命
这些名字及其背后牵出的人生
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有人问金庸先生:人生该如何度过
答曰: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谁知,先生一闹
即缔造出一个瑰丽肆意的江湖梦
在梦里
藏着无名之辈
对刀剑纵横的英勇想象
藏着默默小卒
对侠肝义胆的潇洒向往
如果没有这个梦
我们何来热血对抗现实中的冰冷
先生已逝
但他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永恒的
行走江湖
纷纷扰扰皆梦幻
动人者,惟情而已
来源: 中国文艺网
新京报快讯(记者 周依)今天(12月19日)上午,北京“最美十大树王”正式揭晓。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密云区新城子镇新城子村九搂十八杈等10株古树,从69株候选古树中脱颖而出获此称号。
北京“最美十大树王”揭晓现场,10株古树获评。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据悉,此次活动前期评选采用市民线上投票方式,让大家在投票过程中了解北京古树名木的历史意义和生态价值,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意识。经评选,侧柏、国槐、银杏等10个树种分别评出“树王”。其中,密云区新城子镇九搂十八杈获评“北京侧柏之王”,推断树龄3500多年,是北京树龄最长的古树。
据了解,北京现有古树名木4万余株,是全世界古树数量最多的城市。近年来,市园林绿化部门从调查登记、鉴定分级、挂牌建档、管护责任落实、巡查巡护、抢救复壮等保护管理各环节着手,实行古树名木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发现一株,保护一株,通过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宣传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古都风貌。
北京“最美十大树王”名单:
北京侧柏之王:密云区新城子镇九搂十八杈
这是一棵侧柏,一级古树,胸围780厘米,树高18米,冠幅15米,树龄约3500年,生长在密云区新城子镇新城子村关帝庙遗址前。因它的粗干要好几个人伸臂合围才能抱拢,主干距地面约2米处分成十八个枝杈,犹如一把擎天巨伞,故得名“九搂十八杈”,堪称北京的“古柏之最”,推断树龄3500多年,是北京树龄最长的古树。
北京桧柏之王:天坛九龙柏
这是一棵桧柏,一级古树,胸围368厘米,树高11.5米,冠幅6.7米,树龄约600年,生长在天坛公园回音壁外西北角。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祭祀前来天坛视察皇穹宇,朦胧间听见皇穹宇西庑后有声音,循声查找,发现有九蛇朝圣,乾隆帝眼见九蛇游至垣墙外消失,抬头间赫然发现“九龙柏”昂然伫立,顿悟这九龙柏乃神蛇变化,是上天派下凡尘守护祭天神版的护卫。
北京油松之王:海淀区车耳营迎客松
这是一棵油松,一级古树,胸围350厘米,树高7米,冠幅16米,树龄约1000年,生长在海淀区凤凰岭自然风景区车耳营村关帝庙前,为辽代所植。它南侧的一个主枝向大道上长长地伸延,好像在迎接过往的来客,故名“迎客松”。
北京白皮松之王:门头沟区戒台寺九龙松
这是一棵白皮松,一级古树,胸围650厘米,树高18米,冠幅23米,树龄约1300年,生长在门头沟区戒台寺外院南门口。树体雄伟壮观,奇特的是树的主干分九枝,树干上鳞甲斑驳,霜皮半脱,宛如九条银龙凌空飞舞,又似九条神龙在守护着戒坛,故得此名“九龙松”。该树为唐武德年间所植,是北京地区同树种最古老的一株,也是我国和世界上的“古白皮松之最”。
北京国槐之王:北海公园唐槐
这是一棵国槐,一级古树,胸围596厘米,树高13米,冠幅9米,树龄约1200年,生长在西城区北海公园画舫斋古柯庭院西南角,犹如一个巨大的盆景。因是唐代种植,所以人们叫它“唐槐”。
北京银杏王:门头沟区潭柘寺帝王树
这是一棵银杏,一级古树,胸围1100厘米,树高30米,冠幅18.5米,树龄约1300年,生长在门头沟区潭柘寺毗卢阁内。相传在清代,每有一代帝王去世时,帝王树就会有一枝树杈折断;每有一代皇帝继位登基,又会从帝王树的根部长出一枝新干来,以后逐渐与老干合为一体。清乾隆皇帝御封此树为“帝王树”。
北京榆树之王:千家店镇榆树王
这是一棵榆树,一级古树,胸围610厘米,树高21米,冠幅25米,树龄约600年,生长在延庆区千家店镇排字岭村。相传此树为明成祖朱棣北巡时所植。如今,古树与白河相伴而舞,远看与村庄相映生辉,这里已成为东部山区环绕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
北京酸枣树之王:东城区花市酸枣王
这是一棵酸枣,一级古树,胸围393厘米,树高15米,冠幅11米,树龄约800年,生长在东城区“花市枣苑”住宅小区内。酸枣树从金代一路走来,经过近千年的风风雨雨,遭遇雷击、风霜侵蚀而不死,历明清两代几次冻灾而幸存。依然枝繁叶茂、春花秋实,尤可珍稀,人皆以为吉祥树。
北京玉兰王:颐和园古玉兰
这是一株玉兰,二级古树,胸围229厘米,树高8.5米,冠幅7.4米,树龄约180年,生长于颐和园邀月门东侧,该株古玉兰是颐和园唯一一株古玉兰。盛开时节,花色洁白,花繁而大,美观典雅,清香远溢,每至盛花期就恰似一片馨香的雪海,引来众多摄影爱好者拍摄,也是北京市民耳熟能详、每年必到的玉兰观赏景点。
北京海棠王:西城区宋庆龄故居西府海棠
这是一棵西府海棠,二级古树,胸围250厘米,树高6米,冠幅9米,树龄约200年,生长于西城区后海北岸宋庆龄故居院内东侧。这里原是清光绪年间醇亲王奕譞的王府,再早是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的府邸,明珠的儿子大词人纳兰性德就曾经生活在这里。
新京报记者 周依 协作记者 侯少卿
见习编辑 李丽霞 校对 杨许丽
不过不管再怎么说,院线票房不理想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与之相反,国产网大倒是收获颇丰。
仅1月,某奇异4部网络电影新片分账票房过千万元,打破单月纪录;
某酷上线的“怪兽”大片《大蛇3:龙蛇之战》首日票房就有353万元,创2022开年首日单平台最高分账纪录。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网大的存在感越来越高,不仅分账票房成绩亮眼,也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型电影。
下面咱们就来聊聊2022年至今最卖座的10部网大,它们中有的依旧是在蹭IP,搞拙劣模仿,但这种片子就是赚钱了:
TOP10:《猎毒者》
分账票房:1856.6万
豆瓣评分:未开分
站着就能躲子弹这种神仙剧情, 真的很久没看到了,而这样离谱的桥段就出现在了《猎毒者》里。
《猎毒者》是今年的网大票房第10位,电影上线后起初势头并不好,但是在多方联合营销下,倒是也有一个不错的成绩。
但网友对它的评价也很直接:
从片名就能看出,这是一部显而易见的“扫黑片”,但是其桥段之敷衍,剧情之离谱,真的是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部“扫黑片”。
电影是以海南禁毒三年大会战为背景,讲述了缉毒队长和一伙贩毒集团斗智斗勇的故事。
原本一个很“正常”的扫黑故事,没想到电影里呈现出来的却是从头到尾的不合理,比如反派的女儿突然就染上毒瘾了。
人物塑造上也是怎么简单怎么来,戴着墨镜和大金链子的就是坏人,警察永远都在摸耳机。
为了强调男主的“悲剧主人公”形象,还在中途穿插了一段女朋友一个人跟踪毒贩偷听到绝密信息,然后被杀害的故事。
这段牺牲编的也太硬了。
很多看似隐藏很深的大boss级别的人物,在影片的后半段都是直给的。
上来就是某警察,指着小白板上的名字说这个谁谁谁我们已经查清楚了。敢情如果这么好查,那前面的部分都在干嘛?纯看打架吗?
除了故事稀烂,打斗的镜头也是晃得人头晕。
不过这部电影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在展现贩毒网络的时候倒是有一定的科普效果,就是展现的形式太无聊了。
TOP9:《我不是酒神》
分账票房:1867.8万
豆瓣评分:4.4
这是一部看到片名就让人“脸红”的电影。
模仿的也未免太拙劣了吧?!《我不是药神》?《我不是酒神》?
但当我去认真了解这部电影之后,发现它初衷并不是模仿《我不是药神》,而是《别叫我酒神》的衍生变形版。
《我不是酒神》讲的主要是一南一北两个和酒有关的人的故事。
宋晓峰饰演的东北酒厂员工,开场就遭酒厂老板骗钱,20万存款说没就没。
林子聪饰演的南方酒业销售代理因为太能喝导致工作疏忽丢了工作。
因为一通电话,一南一北两人意外相识,为了改变自己悲惨的人生,都想通过欺骗对方来获得“新生”,爆笑的故事就从两人互相欺骗展开。
电影总的来说和大部分质量平平的喜剧电影一样,就是一部超长版的小品,所有的桥段和套路都是我们熟悉的味道,基本就是看到一点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那种。
不会有什么惊喜,当然要说很差也不至于,就是姜晓通一贯的风格罢了。
比如忽悠老年团到工厂里开始忆青春;
比如林子聪装大款住五星酒店结果在路边小旅馆被发现,狼狈逃走的画面等等。
影片的前半段笑点虽然套路,但是也确实能够逗乐观众。
可到了后半段,电影就开始掉进“小品”的陷阱,强行HE,强行上价值。
为了让电影有一个合家欢的结局,舍弃了基本逻辑,导致故事后面的走向越来越迷。
在能看的喜剧片这么少的情况下,这部电影算是可惜了。
TOP8:《龙云镇怪谈》
分账票房:2098.9万
豆瓣评分:4.9
小成本恐怖片一直以来都是网大里的热门选手。
因为比起院线电影,网大的创作空间相对大一些。
电影以江湖术士解谜破案为主线,讲述民国初年的龙云镇上接连出现少女被杀案件,巡捕队林队长和“江湖义士”计连营联手追查真凶的故事。
开篇3分钟,可谓冲击力极强。
以说书人的口吻,带出龙云镇20年四大奇案之一的“拍花案”,也就是拐卖儿童案。
等找到这30多个儿童的时候,他们有的被关在笼子里,有的被做成了“摆件”,还有的被炼成丹药。
案件好不容易解决,镇子也有了20年太平日子,但近段时间,又连续发生了14起奸杀案,镇子风雨再起。
其实单从故事角度来看,《龙云镇怪谈》算不上烂片,逻辑基本能够自洽(注意只是基本)。
机关,幻术,易容,古彩戏法这些都是国产恐怖片里常用的招儿,恐怖桥段也做得颇为惊喜。
编剧崔走召在2021年还有过爆款《兴安岭猎人传说》(豆瓣5.9分),不过这部显然差了一截。
但是电影存在一定程度模仿《河神》的痕迹,无论是主角的身份设置,还是背景或者帮派斗争,都很相似。
此外电影还融了很多梗,比如查着查着案突然出现的“斧头帮”;
比如两个帮派约架时比谁更狠;比如突如其来的“童子血”;
还有,虽然在镜头上已经颇有电影质感,但是大部分演员的演技还是很生涩,看起来不容易入戏。
TOP7:《亮剑:决战鬼哭谷》
分账票房:2139.9万
豆瓣评分:4.5
要说蹭IP最无下限的,非国产网大莫属。
在这之前有多少打着“聊斋”标签的乱七八糟电影就不说了,这部倒好,直接用上了“亮剑”。
其实电影也是煞费苦心,找来了很多剧版演员,比如由力饰演的孔捷,张北光饰演的楚云飞,战卫华饰演的张大彪,王全有饰演的丁伟。
就是没有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影版的李云龙是由李梦男饰演,不过不重要电影里李云龙就不是主角。
电影选取的是剧里攻打平安县城这段。
“二营长,把我的意大利炮拿出来。”“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一锅粥了。”
在剧里,李云龙的妻子秀琴被日军当做人质,原本想以此要挟李云龙,但为了大局,李云龙还是对着秀琴所在的城墙高喊“开炮” 。
这个场面,现在看依旧会为之动容。
不过电影里没有秀琴,主要的故事变成了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攻打平安县城,被困的日军在等待救援的时候,我方和前来支援的日军展开的一次次阻击战。
虽然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几乎一直都在打,但是观感却不佳。
剧情随便敷衍,牺牲智商不说,楚云飞的配音和口型很多都对不上,看起来就更奇怪了。
且不说院线电影里战争片佳作就少,这种光是靠蹭的“挂羊头卖狗肉”的网大就更不要说了。
TOP6:《老九门之青山海棠》
分账票房:2154.4万
豆瓣评分:4.0
盗墓笔记是个大IP,无论是在剧集还是网大里,随便拍拍也能有不少人看。
比如前文讲到的《开棺》,但是那部还算是蹭蹭热度,这部《老九门之青山海棠》就是光明正大的蹭IP了。
这部电影是《老九门》的前传,讲的是少年张启山为父报仇初入长沙恶斗军阀和神秘怪物的故事。
从这个简介就能看出来,这电影几乎和原著没啥关系了。
故事要从少年时代的张启山说起。
因为张家人血脉的奇特,他和他父亲以及部分张姓族人被汉奸左谦之关押在日本牢房里,他们想要从张家人身上提炼“变种人”基因。
在他们的虐待下,张家这族都惨死,只剩少年张启山一人。
的长大后的张启山为了复仇,主动接近左谦之。
一边是替父报仇,一边是莫名其妙的争夺账目,两条线同时进行,却一条都没讲好。
剧中的几个主角也都很没有辨识度,张启山和张日山在服装相似的条件下,看起来真的是傻傻分不清。
戏服扮相的二月红,真的很容易让人吓一跳。和改造过的“生化人”不相上下。
让人惊喜的是,电影里的大反派请来的是香港影视圈里知名的反派演员骆达华,他在《陀枪师姐2》里的“鲍国平”不知道是多少人的童年阴影。
TOP5:《东北告别天团》
分账票房:2162.9万
豆瓣评分:5.9
又是一部网大喜剧片,《东北告别天团》不仅在票房上比《我不是酒神》高,评分也是上榜这10部电影里最高的。
多久没有在豆瓣上看到接近及格分的喜剧片了,无论是网大还是院线电影。
《东北告别天团》依旧是一个扎根东北的喜剧片,不过设定上却不常见。
影片讲述的是在东北从事着白事行业范大明白,接到了一名叫做牛硬朗的豪华大单——三百万的葬礼。
在办葬礼的过程中,范大明白和牛硬朗才发现,原来二人之间的渊源不止如此……
电影里有很多台词上的反转,每个人的打脸都来得如此之快,让人忍不住发笑。
比如“二手玫瑰”梁龙的那句:
“妈呀,这活我要接,我的歌迷该怎么看我?
就这点钱,我最多唱一宿啊。”
另外,电影里还有很多对经典电影的致敬,像是直接体现的《教父》,披头士海报,挂在墙上的《入殓师》,还有《阿飞正传》。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兼主演崔志佳,喜剧演员出身,拿过小品大赛的一等奖,跟着拍过央视大戏,在舞台剧上也有尝试,不过他还是喜欢喜剧。
这部《东北告别天团》之前,他导演过的网络喜剧片就有4部,但是从质量上看,这部有明显进步,也是最好的。
反转可以说并不生硬,而且尽管是段子大集合,但也让我们看得不那么尴尬,还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尽管是很多院线喜剧片,都不一定能达到这些要求。
看来观众也不是不爱看喜剧片,只是喜剧片也要有最低标准。
甚至可以这么说,这部电影在画面和呈现上,已经跳脱出了一般网大的范畴,更像是一部电影。
对于网大来说,这个评价应该是最高评价了吧。
看起来,国产纯喜剧片倒也不是没救。
TOP4:《开棺》
分账票房:2445.3万
豆瓣评分:5.0
如果以电影海报来估计分数的话,《开棺》的评分算是出乎意料了。
这种看起了只有3.4分的海报画风,最后居然能够拿下5分,虽然5分也并不高。
《开棺》从片名到预告片,都给人一种这是一部盗墓题材的电影,而且电影还找来了《龙岭迷窟》里的几个配角演员。
影片在营造氛围上是一把好手,开篇盗墓时候遇到的千年女尸;
办葬礼时“死人”突然破棺而出;
因为幻觉看到的女鬼勾魂的场景;
还有几人相继死亡的离奇场景,像是嘴巴里长出了腐生真菌,都被钉入了摄魂钉等等。
但事实上,这是一部正儿八经的悬疑推理片。
可惜的是一旦和推理沾点边,少了“故弄玄虚”,这部电影的质量就直线下滑,各种无脑没逻辑的桥段轮番上,案件的真相也是非常好猜。
警察的设置,在这部电影里除了男主,其他每一个都是拖后腿的存在。
沈大哥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
就更不用说女主糟糕的演技和几乎每个场景都在穿帮的道具。
总的来看,这部电影只拿到5分,倒也不冤。
TOP3:《张三丰》
分账票房:2477.7万
豆瓣评分:4.4
继去年多部网大以射雕等武侠IP为主题后,今年又有网大将魔爪伸向“武林中人”,这次“遭殃”的则是武学宗师张三丰。
果不其然,这部由吴樾、柳岩主演的电影《张三丰》就在一片骂声中收获4.4分差评。
评分如此低的原因很简单:
人不对、剧情也不对、哪哪都不对!
先说人;
影片将背景设在南宋末年,讲述少年张三丰的故事。
都说是少年了,本片里扮演少年的却是47岁的吴樾。
在与角色设定有着巨大差距之下,吴樾的张三丰形象让人很出戏,在镜头聚焦下一次次暴露的抬头纹,只能一次次降低外界观感。
女主柳岩扮演与张三丰有一定情感瓜葛的魔教圣女。
贯穿全片,她基本是以两套美艳造型来回出镜,并总是在镜头有意无意地秀身材。
但除了这套常规操作外,在一些需要演技张力的戏份里,柳岩却呈现出崩坏到如哭笑不得的表情,实在是让人无语。
再来,则是毫无诚意的剧情;
主线剧情看着就很“似曾相识”。
片中,柳岩饰演的魔教圣女为营救被关押牢底的大魔头父亲而奔走,男主则分别与这对魔教父女产生纠葛,这还不止,男主的背后还有一个对其暗怀情愫的小师妹...
这样的几乎套用《笑傲江湖》设定,恐怕让后期制作把片名换成“令狐冲”也不会有违和感吧?
而或许是“生怕”观众想不起来《笑傲江湖》,编剧甚至设置一段柳岩cos林青霞版东方不败喝酒的画面...
此外,影片还有一些奇葩槽点,比如女主饲养的那只奇葩宠物。
这是一只比人大得多的大蚯蚓!
姑且不论蚯蚓为何会变异成如此,只论粗糙特效营造的丑陋画面,就让人泛起一张地铁老人脸了。
相比之下,影片为数不多的亮点或许只有前武术冠军吴樾的动作戏和柳岩的身材吧。
尽管因经典IP和柳岩、吴樾的一定号召力,该片最终还是有超2000万的分账票房。
但4.4分的评分和满满的槽点,还是躲不开两字评价:
烂片!
TOP2:《大蛇3龙蛇之战》
分账票房:3060.5万
豆瓣评分:3.7
《大蛇3》这部电影出来的时候,相信大部分人的当下反应是:
这电影居然还有3?!?!
《大蛇》是一部系列电影,首部上线于2018年,简单来说是一部怪兽冒险片。
在当时那个怪兽网大还没有这么泛滥的时候,这个创意可谓是吸引了不少人,第一部以分账票房5078.4万元成为了当年网大票房榜TOP1。
尝到甜头的主创团队在一年后又赶制出了第二部,票房依旧喜人,以3256.7万的分账票房位居票房榜第二。
因为各种方面的原因,这第三部拖了3年才上线,但是辣眼和离谱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从票房数据来看,这部系列第三部依旧有市场。
故事的背景还是设置在荒岛,因为施工队盲目开发未知岛屿,惊动了岛上的两大凶悍生物惨遭团灭。
利欲熏心的开发商,为了不让钱打水漂,于是组局邀请众人登岛探险。
就这样,一场血腥的王者对决,逐渐拉开帷幕!
从故事简介来看就知道这又是一部不怎么需要费脑子的电影了,主角光环,各种buff,毫无逻辑的剧情进展,电影里还能看到各种怪兽电影的梗。
相比前几部,《大蛇3》在演员阵容和特效上都更花功夫。
找来了曾经的女神陈紫函加盟,怪兽的数量和品种也变多,其实从片名也能看出来:龙蛇之战!
到了第三部,变成了大蛇和恐龙的决战了!就问你,有没有点金刚大战哥斯拉的味道?
但这部电影也不全是缺点,至少特效进步了。
TOP1:《阴阳镇怪谈》
分账票房:3944.8万
豆瓣评分:5.4
来看看拿下上半年网大票房冠军的是什么电影。
不卖关子,就是最受观众喜欢的恐怖惊悚题材《阴阳镇怪谈》。
这部电影真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开篇即高能”,仅仅是前半部分,就几乎把我们熟悉的所有民俗鬼怪故事都展现了出来。
像是死人亲自上门买棺;
鬼不会弯腰只能倒立找人;
还有扎的纸人半夜复活杀人;
不管最后怎么合理解释这些惊悚桥段,但至少在恐怖刺激这点上,做得很成功。
电影围绕阴阳镇“生人勿进,活人莫出” 的传闻展开,营造了各种惊悚氛围,就算是知道是杀人案件,但能把每一种死法都做得如此恐怖,也不容易。
更难得的是,相比蹭IP,搞拙劣模仿,至少这部电影有想要讲一个好故事。
剧情讲述憋宝人阎阳一和宝葫芦误入一座小镇后遭遇各种离奇事件,并无意中发现其中隐藏着惊天阴谋的故事。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张涛,可是公认的以小博大的好手。
代表作是《道士出山》系列,第一部以28万的制作成本,获得了全网票房2300万的收益,成为互联网史上的票房巅峰神话。
之后的《道士出山2》也以50万的成本收获1500万的票房。
《道士出山》后,他又开发了《阴阳先生》系列,第一部仅在点映期间就收回了全部成本。
这次的《阴阳镇怪谈》也拿到了2022年度上半年的票房冠军,而且超出第二名近1000万。
不愧是互联网点映惊悚喜剧片的开拓者。
从以上10部来看,除了2/3部能看出想要把电影拍好之外,要么以猎奇为噱头,要么是毫无底线的蹭IP搞情怀,大都很离谱。要是按照普通电影的标准来看,大都会被打进烂片的牢笼。
但网络电影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打破了空间和群体的壁垒,让影迷付出的成本大幅压缩。对于特殊时期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因此网络电影得以拥有了更好的生存空间。
但粗制滥造捞完就走,永远不是我们想看到的,这也不是影视产业该有的态度。
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好好讲故事,努力提升制作水平的好电影出来。
青石电影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发表评论